万安园朝祖坛一楼大厅悬挂着十幅黄金壁画黄金壁画,其中一幅是盘古开天地:盘古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祖神,相传太古年代时,宇宙像个大鸡蛋,天地不分,混沌一片,盘古则在其中孕育了一万八千年方始苏醒... |
厘清殡葬改革本质和出路王金华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SCMP)报导,针对北京5所大学院校共262个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受访的学生当中超过56%认为需要认识死亡教育。而目前各院校普遍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一般健康状态的评量、急救处置等,多半学生兴趣缺乏。调查显示,只有20%的受访者认为,这套课程是有用的。研究人员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的大学生渴求死亡教育的程度,相当于对性教育的热衷。约有30%的学生说接受过性教育... |
没有烟熏火燎,没有爆竹声响,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网上祭祀”,近年来成了现下受欢迎的祭奠方式。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清明节期间开通各类网络祭扫平台2300多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轻点鼠标祭拜“先人”小周夫妇旅居海外多年,今年,他和妻子选择通过网络祭祀的方式来祭拜已逝亲人。“清明就放3天假,这么远的路程,来回要好几天,最主要的是老家已经没什么亲人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每年清明回去‘祭祖’...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2年)5月11日,四川省达州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达市监行处〔2021〕34号),涉及(四川)达州市通川区殡仪馆。当事人:达州市通川区殡仪馆主体资格证照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11401452346395X住所:达州市通川区陵园路188号实际经营场所:通川区双龙镇石门村二组法定代表人:胡光荣身份证号码:****本局在... |
每个人的生命从出生到死亡,这两个节点都是社会上所有存在的人都会经历的,我国丧葬文化历史比较悠久,一直以来实行土葬。当然,其他一些民族也会用其他方式举行葬礼,但主要以土葬为主。土葬将间接减少国家耕地使用面积,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有关部门要求开始完善遗体丧葬方式,各省实行火葬。但是最近网上经常会出现火葬已经取消的新闻,新的葬礼方式将会出现,这是真的吗?火葬“取消”问题,有关部门已经解读,农民朋友... |
2022第四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福寿园国际集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协办,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支持。短短一天的论坛,我们聆听了11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人文号将逐步上线精选嘉宾观点,以飨读者。主题演讲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泰康终极关怀首席执行官 陈平安宁疗护我一直认为理想很丰满,因为安宁疗护从最近... |
中国社会报《殡葬周刊》记者 储慧静 近日,随着神州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掀起了一波航天科普热。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2019年公开课《北斗系统建设与发展》中,一段关于太空殡葬的科普再次引发热议。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抖音号陆续整理上传徐颖这期公开课相关短视频30个,截至目前,累计播放量超过6996万次,其中,“‘极乐之星’你不知道的太空服务”... |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降低人员聚集产生的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做好2022年清明祭扫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和《广州市2022年清明祭扫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规定,自4月10日起... |
回归自然护青山绿水致敬生命树文明新风“1+N”节地生态安葬体系近年来,广州市坚定不移推进殡葬改革,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大力倡导不占或少占土地的葬式葬法,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1+N”节地生态安葬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安葬方式改革之路。目前,全市节地生态安葬率为84.25%,广州市累计发放各类生态葬补贴近1500万元。骨灰寄存(安放)占比大上世纪90年代,结合广府殡葬文化特... |
|